基金三季报正纷至沓来,公募FOF三季度的动向也颇受市场关注。
截至10月25日晚,泰达宏利全能、中融量化精选、前海开源裕源3只公募FOF已率先披露了三季报,而通过它们的运营数据管中窥豹,不难发现,受市场低迷环境所累,这类新品今年三季度的日子亦不好过,规模继续呈现下滑之势,投资策略维持保守避险,仍以债券基金为配置主体。
三季度规模再降
2016年9月11日证监会公布公募FOF指引至今,两年多的时间,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波折,但不可否认,公募FOF已成长为公募基金市场中一支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尤其是近来随着养老目标基金的接连获批,这只队伍愈加发展壮大。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养老目标基金在内,目前已经获批的公募FOF有40只之多,其中已成立的有13只,非养老目标FOF有11只(A、C份额合并计算),分先后三批拿到批文。
首批获批成立的6只公募FOF诞生时一度备受关注,但因受基础市场不振影响,业绩低落,投资者撤退迹象明显。据了解,在开放申购赎回后,6只产品规模很快就由166亿份缩水至129.70亿份,至去年底的总份额为78.19亿份,赎回比例超过五成。
这种局面也影响到了第二批和第三批公募FOF的发行,中融量化精选、前海开源裕源和上投摩根尚睿3只FOF的首发规模速降至3.12亿元、2.99亿元和2.11亿元。今年4月拿到批文的第三批5只FOF至今还有3只没有成立。
今年三季度的规模情况如何呢?从泰达宏利全能、中融量化精选、前海开源裕源3只公募FOF披露的数据来看,无一例外继续缩水,分别较二季度末的份额缩水了13.47%、15.48%和25.21%,三季度末的份额分别为3.82亿份、1.3亿份、2.24亿份,基金规模分别为3.79亿元、1.27亿元、2.25亿元。
为避险主配债基
对于公募FOF的“市场定位”,事实上从一开始市场就存有一些误会。这也是今年以来21世纪经济报道在与多位公募FOF基金经理沟通中获得的观点。在他们看来,公募FOF是一种资产配置型产品,投资标的是基金,兼顾固收与权益两端,因此从风险偏好而言,不仅不保收益,且风险大于货币基金等固收类产品,小于纯权益类产品。
“一方面的确由于基础市场不好的影响,而另一方面,投资者的误解、质疑,导致规模大幅波动也在无形中给FOF基金经理造成压力,从而在操作中不断强化低回撤,比较保守,而之所以主配债基,则是为了响应监管层对公募FOF投资货币基金不得超过5%的要求”,10月25日,上海一家公募基金的投资总监表示。
事实上,从今年二季度开始,公募FOF就开始调仓。
譬如嘉实领航资产二季度减仓货币基金,将债券和债券类基金持仓占比从上季度的24.37%提升至56.51%。
三季度,泰达宏利全能在二季度超配债基的情况下,也继续专注债基,在前十大持仓中有8只均为债基,而另两只分别为黄金基金和海外市场指数基金。
尽管公募FOF三季度仍以避险为主,但从前十大持仓配置中,已能够见到一丝对权益类产品增加了冲动。除了泰达宏利全能配置了资产净值占比6.2%的广发纳斯达克100指数基金外,中融量化精选三季度第一大重仓即配置了一只创业板指数基金,净值占比9.52%。相对来说前海开源裕源谨慎一些,但也配置了4.69%的华夏300指数基金。
三季报中,前海开源裕源基金经理苏辛透露,今年三季度,虽然其将避险作为投资主基调,但也维持了较灵活的权益仓位,意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当捕捉机会,力求保住投资者本金。
三季报显示,泰达宏利全能基金经理张晓龙则是由于不看好境内市场,且基于对强势美元的中期判断,对海外资产进行了适度配置,并降低了黄金资产的配置比例。这与其二季度持续主动地降低股票及商品仓位、提高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的方向还是有些不同。
中融量化精选的基金经理更是在三季报坦言,在7月中旬市场表现出中短期低风险底部特征之后,一度增加权益资产到中高水平,风格偏向中小创成长,但在7月底8 月初市场快速下跌中净值损失较大,随后重新检视了内外部环境与市场阶段状态,认为市场的震荡与下跌将更为复杂,于是适度增加了仓位变化的灵活性。
另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与首批公募FOF先期主要配置自家基金的情况已明显不同,上述3只基金的三季报显示,它们主要配置的都是外部基金,泰达宏利全能和前海开源裕源前十大持仓都仅有一只是自家公司产品,而中融量化精选则全部为外部基金。
本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网
来源: 21世纪经济频道
声明:本网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转载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态度,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建议;部分文章转载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联系方式:services@huilinbd.com 。本网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